)开始实行,杨广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,并且开创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,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,经历了1300年。
隋炀帝杨广执政的时期,他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,并且开创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,科举制考核内容仍是儒家学说,因此士子们想要入仕,就只能拼命苦读。
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,形成了乡试、会试以及殿试等一列固定的流程。其中,在殿试之时,是由皇帝亲任主考官,那名在策论问答排名第一的士子,就能获得"状元"的头衔,成为羡煞旁人的天子门生。
(相关资料图)
据《唐会要·选举》记载:"载初元年二月二十四日,试贡举人于洛城殿前,数日方毕,殿前试人自兹始也。"
据不完全统计,从隋朝开始,到光绪晚年废除科举制度,历朝历代考中状元的人,加起来还不过504人,而其中为后世熟知的,更是少之又少。而这篇文章所要介绍的,是一位清朝的传奇状元--骆成骧。
骆成骧是公认的科举1300年来最穷状元。
他1865年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一户李姓贫困农家,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撒手人寰,而骆成骧的父亲又是一个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经营的懒汉,父子两的生活是越过越紧巴。
眼看过不下去,骆成骧的生父就把骆成骧送给了一个来此地做药材生意的行商夫妇,夫妇两将孩子改名为骆成骧,带到了四川。
到了四川之后,9岁的骆成骧就被养父送去了学堂,十四岁参加州试的时候骆成骧就一鸣惊人,让主理考试的杨锐赞不绝口,推荐并资助骆成骧去书院深造。
1893年,骆成骧中举前往京城,但是却发挥失常。骆成骧并不灰心,继续在京城备考,两年之后考上进士,准备参加殿试。
在骆成骧准备殿试的时候正好是清朝在中日甲午海战惨败的时候,骆成骧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,他希望自己能够入朝为官,修补这个已经破落的皇朝。
在进行殿试的时候骆成骧也是带着这样的心情写的文章。殿试结束之后,光绪和礼部人员一同观看试卷的时候,无意之间看到了骆成骧写在试卷上的12字:
"殷忧启圣"""主忧臣辱""主辱臣死"。
光绪皇帝虽然自从上位开始就一直是慈禧太后手中的傀儡,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抱负,看到骆成骧的抱负之后。热流盈眶,直接钦点骆成骧为状元,并且称骆成骧是当代武侯诸葛亮。骆成骧也不负他的壮志,入朝为官之后一直公正廉明秉公执法,是晚清时期清朝著名的清官。
骆成骧的一生经历了甲午海战、公车上书、百日维新、戊戌变法、辛亥革命、护国倒袁、五四运动、军阀混战等一个又一个的大波巨澜,都能够顺应时代潮流,紧扣时代脉搏,在言论上、行动上与进步思潮同步而行。
骆成骧早年苦读,博取功名,中年入仕,重教兴学,直至终老。又因他是清代四川唯一的"状元",在四川很具影响力。之后骆成骧又去了四川高等学校(现在的四川大学)做校长,为四川的教育做出了很多贡献。